imgboxbg
/
新闻资讯
资讯分类

资讯列表

我国首个蓝色麦种“爱民蓝麦1号”通过省审
我国首个蓝色麦种“爱民蓝麦1号”通过省审
耿爱民和他的“蓝矮败”小麦
耿爱民和他的“蓝矮败”小麦
发布时间 : 2021-03-25 10:34:52
生物界中,杂种优势普遍存在。在小麦上,二十世纪四十年代,国际上便开始利用三系、化杀、无融合生殖、核不育、光温敏等多条途径开展杂交小麦研究,但进展缓慢。1972年,一个名叫高忠丽的女知青在山西省太谷县麦田发现一种小麦不育株,业内专家将其称为“太谷核不育”,国际基因组织将其核不育基因命名为“Ms2”。耿爱民说:“这种小麦不育株麦颖开张角度大,开张时间长,柱头外露,授粉可以结实,后来研究证实它是显性单基因控制的核不育种质。”

后来,刘秉华等专家将显性矮秆基因Rht10与太谷核不育基因Ms2成功连锁在4D染色体短臂上,创制成功“矮败”,并获得2010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。“矮败”即矮秆败育。在此基础上,专家们又将蓝粒性状基因导入“矮败”小麦材料中,培育出了“蓝矮败”不育种质。

耿爱民说:“‘蓝矮败’是一个种质创新的优异平台,更适宜于创建轮选群体与基因库。”利用这一平台,他们创制了8类上百份种质资源材料,已获得了6项发明专利授权。“蓝矮败”的神奇还表现在,这种蓝小麦与普通小麦有着同等的产量水平,但它含有花青素,并富集锌铁硒等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。“蓝矮败”的成功培育,为小麦杂种优势利用增加了一条全新途径,而“冬性蓝矮败”材料的育成,则为不同生态区利用小麦杂交种提供了可能。

查看详情
生物界中,杂种优势普遍存在。在小麦上,二十世纪四十年代,国际上便开始利用三系、化杀、无融合生殖、核不育、光温敏等多条途径开展杂交小麦研究,但进展缓慢。1972年,一个名叫高忠丽的女知青在山西省太谷县麦田发现一种小麦不育株,业内专家将其称为“太谷核不育”,国际基因组织将其核不育基因命名为“Ms2”。耿爱民说:“这种小麦不育株麦颖开张角度大,开张时间长,柱头外露,授粉可以结实,后来研究证实它是显性单基因控制的核不育种质。”

后来,刘秉华等专家将显性矮秆基因Rht10与太谷核不育基因Ms2成功连锁在4D染色体短臂上,创制成功“矮败”,并获得2010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。“矮败”即矮秆败育。在此基础上,专家们又将蓝粒性状基因导入“矮败”小麦材料中,培育出了“蓝矮败”不育种质。

耿爱民说:“‘蓝矮败’是一个种质创新的优异平台,更适宜于创建轮选群体与基因库。”利用这一平台,他们创制了8类上百份种质资源材料,已获得了6项发明专利授权。“蓝矮败”的神奇还表现在,这种蓝小麦与普通小麦有着同等的产量水平,但它含有花青素,并富集锌铁硒等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。“蓝矮败”的成功培育,为小麦杂种优势利用增加了一条全新途径,而“冬性蓝矮败”材料的育成,则为不同生态区利用小麦杂交种提供了可能。

清明节麦田管理技术
清明节麦田管理技术
发布时间 : 2021-03-25 10:07:10
查看详情
上一页
1
2
...
6
这是描述信息

扫描关注官方微信

更多精彩等着您!

专注更优良的种子技术

公司地址: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城文化路48号
电话:
0533-6980071

手机:15805339220

Copyright © 2021 版权所有:淄博爱民种业有限公司All Rights Reserved.    ICP备13003415号  |  官方网站建设:中企动力  |  淄博分公司